当前位置: 首页 > 岑参生平 > 诗歌成就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岑参极简史

时间:2022-12-12 21:59:00 诗歌成就 我要投稿

听闻你今年过年不回老家了?没事,咱们看看下面这哥们,你心情就舒服多了。

岑参,大伙应该都认识他吧,censhen,读人参的参,不是参加的参。大唐边塞帅锅诗人天团F4成员之一,其他仨我都写了,就差他了,按照我处女座的性格,不写不舒服。

这哥们一生其实比较简单加悲催,虽然搞的很神秘的样子,关于他的出生时间地点,学界有六种说法,关于他的死亡时间地点,学界有五种说法,整得像间谍似的,这些都是唬人的,咱们别管他,你又不是当学究,当学究的人也不会来看我的文章,废话不说,翠花上酒整硬菜。

岑参,就当他出生于718年吧,这数字吉利,祖上家族很牛掰,出过三位宰相,到武则天当政这代,基本上家道中落了,被流放的流放,砍头的砍头,所以只能靠自己了,从小聪慧,五岁读书,九岁开始写诗词和原创文章,20几岁,进士一次就中,不过考试之前十几岁还跑嵩山隐居了一段时间,然后中进士三年后,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开心坏了,写了一首不知名的诗。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最后两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为了打工糊口,放弃了钓鱼这爱好。有点凡尔赛的味道。你品,你细品。

749年,第一次出塞了,来到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帐下当掌书记一职,类似军师参谋,安西这地方老远了,相当于现在的新疆天山南北,西到现在的各种斯坦国,南到吐蕃(如图)。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34岁的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才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然迎面碰见一个曾经一起撸串喝酒吹牛过的老相识。立马而谈,互相寒暄,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对方知道岑参去西域复职,估计内心更伤感,岑参想请他捎封信给长安的家人,报个平安。于是第一首超级名诗诞生了。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来到边塞的岑参原本想一展身手,上马抢人头,没想到他所在时期战事几乎没有,然后估计只能给高老板端茶递水揉揉肩的活了,哎,除了欣赏新疆大美风景,还真无趣,那就继续写诗吧。

《寄宇文判官》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写完一首继续写,万一出现爆款呢?跟现在的自媒体人一模一样。

《日没贺延碛作》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

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最后两句看到没,来这地方真特么后悔啊,我图啥来着,真是来了个寂寞。在长安玩自媒体不香吗?偏偏来这么个连个酒楼都没有的地方,更别说撸串喝酒吹牛了,哎,只能继续写诗,写出爆款为止。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

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

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

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

没辙,目前为止就出现那首来的路上还在马背上写的爆款名诗,估计因为此时此刻他心情不好。

751年,他的上司高老板调岗了,于是他也就回到长安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朋友喝酒,当时混的超级稀碎的高适,杜甫,三个人在大雁塔酒楼撸串喝酒吹牛,顺便酒到三巡赋诗一首,《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庆祝高适和薛据两哥们登科及第,不过也不是超级名诗。期间据说还跟王昌龄,王之涣又喝了一顿酒,看了网红歌女跳舞唱歌的节目。在西域憋坏了,回长安的小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用他的诗概括差不多如下:

河西幕中多故人,

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

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

斗酒相逢须醉倒。

节选自《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754年,岑参应新老板封常清邀请而入其幕府,再次出塞,赴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这次级别比上次高一级,加薪升职了,心情棒棒哒,外加老板打了一个胜仗,一下子整了六首马屁诗拍他老板,《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不过我反正一看感觉还是不行,肯定爆款不了,就不贴了,感兴趣自行去搜索。

756年七八月份,西域已经纷纷扬扬落下雪花,跟他在一起的朋友武就,被朝廷一纸调令回去升官了,然后两人在帐门送别之际,岑参写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 ...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哇塞,这次终于又出爆款诗词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老岑了不起。写风景,惜别友人,这首诗成为岑参的代表作,尤其是这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成为千古经典,肯定能名垂青史了。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落幕,唐肃宗上位,杨贵妃杨国忠凉凉,李璘谋反,内地发生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

此后两年内,岑参留守西北大营,封老板被调往中原讨伐安禄山,结果不幸战死,远在边塞的岑参一心系挂唐朝的未来,没有等来捷报,内心焦急万分,于是学杜甫,跑去凤翔投奔新上位的大老板唐肃宗,混了一个跟杜甫一样的官职八品右补阙,老杜可开心了,老岑确闷闷不乐,写下

《时扈从在凤翔》(节选)

早知逢世乱,

少小谩读书。

悔不学弯弓,

向东射狂胡。

一看岑参就不是当文官的料,跟高适一模一样,那时候跟他一起喝酒吹牛的高适已经是三品淮南节度使这么一位封疆大吏了。而老岑老杜还是八品谏官,难怪内心拔凉拔凉,曾经说好一起穷的,现在为什么姓高的突然就暴富了?

或许,岑参偏武将的风格与没有什么激情的朝廷气质不搭,玄宗时期呢,正忙着挑逗杨贵妃,看不上他,肃宗时期呢,没有杨贵妃这样的女子挑逗,估计心情不好,整天灭火,不喜欢听他罗里吧嗦的谏言,代宗时期呢,忙着选妃,也不曾记得他,所以随后几年被调到各种地方当了好几个二把手三把手,后又回长安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都是一些五品六品的没什么实权的副职之间上下蹉跎震荡,离曾经拜将封侯,争功名富贵的追求越来越远。

766年,岑参被任命为嘉州刺史,官从四品,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官职。动乱之后的盛唐,群雄割据,河山失色,满是疮痍。那个时候的嘉州地理位置很尴尬,前面那个刺史是搞不定局面自己跑路了,吐蕃侵略四川,节度使之间还互相争权厮杀,再加上那边安史之乱余党叛乱,山贼王群起。岑参在嘉州任上前后不到三年,名为朝廷钦赐的刺史,实际像个空架子木头人,岑参觉得再待下去不定哪天就被谁砍了,于是罢官想要回到长安,却被乱贼阻拦在了路上。虽然春光明媚,但是内心一片酸楚,写下:

《山房春事二首》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这诗意境非常高远,我非常喜欢,蜀中盗贼猖獗,四川到长安的路途完全被切断。岑参昔日想着回家时路过的巫山云雨,阳台仙踪,全被群盗占了,想去参观却只能望台兴叹。来上任时有皇家军队帮忙开道,如今回去想交买路钱都不知道交给谁。经历了这些事情后,此时的岑参对功名已经了无兴趣,索然无味,内心无比平静,估计只想好好活着,好好过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写下:

《初至犍为作》

山色轩槛内,

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

花落讼庭闲。

看着江山的满目疮痍,在一个重阳日写下名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他突然有了陶渊明的悠然豁达,也有边塞风沙一样的骨气,战地菊花分外香。

既然长安回不了,无奈只能折回成都,等待时机。但是苟编剧等不及了,直接把他写死了,770年,堂堂一代边塞大诗人,四品朝廷命官岑参病逝在成都的旅舍里,客死他乡,享年大约仅仅52岁,令人唏嘘。他最后的时光磨灭在了朝廷与地方势力的较量中,蹉跎在进退两难的踟蹰不前里。

岑参的故事讲完了,我还是挺唏嘘的,没有遇到好老板,第二个老板封常清其实挺好,可惜没多久战死沙场,往后的岁月里,就是一路蹉跎,感觉就没有开心过,一辈子背井离乡,独在异乡为异客,都在路上晃荡,同样跟他一起混的高适,那家伙,安史之乱后直接拜将封侯,爽到死,杜甫要不是他自己一心想回故乡洛阳,晚年如果在奉节待着,做个地主,小日子也爽的一批。不过,还好岑参会写诗,终能名垂千古也不枉此生了。

作者:浥轻尘

芸芸里的众生,尘中的尘

22.01.23于沪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作者简介:小型长方体泥土混合硬物转移工程师,伪诗人一枚。